解读 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

2f4ba0df-4497-432f-a49b-0c94d3b1eaef_1744787011814576598_origin~tplv-a9rns2rl98-image-qvalue.jpeg


在全球化浪潮下,食品安全备受瞩目。从食材源头到端上餐桌,食品供应链任一环节出错,都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危及消费者健康。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 ISO 22000 标准,为全球食品行业打造了一套系统、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ISO 22000 是什么

ISO 22000 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致力于提升食品行业各类组织的整体食品安全绩效,保障全球食品供应链安全。该标准给出食品安全管理总体指导方针,尤其重视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据 2022 年 ISO 调查,它是食品行业最受欢迎的自愿性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已有 51,535 个场所采用。


ISO 22000 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 90 年代初,欧盟食品行业引入 ISO 9000:1987 系列标准,美国农业部也认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用于证明食品安全,二者逐渐融合。在欧洲,企业用 ISO 9001 和 HACCP 应对 1990 年《食品安全法》起诉。之后,食品行业朝着标准化和单一国际标准努力,催生了 ISO 22000。不过,1998 年英国零售协会发布《英国零售协会食品技术标准》,决定将其独立发布,改变了原有进程。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组织为此创建了协调私人标准的基准模型,食品零售商也把 “尽职调查” 抗辩转向这些私人标准。

ISO 22000 的核心内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

建立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 ISO 22000 的核心。体系涵盖制定政策、程序与控制措施,用于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确保符合法规和客户要求。通过全面了解运营及食品生产各环节风险,组织能有效识别、控制危害,监控流程并持续改进绩效。


互动沟通

有效沟通对 ISO 22000 的成功实施极为关键。标准强调在组织内部及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清晰沟通渠道,以此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组织内,要让各级员工参与,明确他们在维护食品安全中的职责,通过定期培训和宣传,让员工掌握最新食品安全实践和法规,还要建立员工报告潜在危害的渠道。


危害控制

危害控制是 ISO 22000 的基本要点。组织需全面分析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制定预防或消除危害的控制措施。确定 CCP 要分析食品生产各步骤,在易发生危害且危害严重的点实施温度控制、卫生程序、过敏原管理、设备定期维护等措施,并通过定期监测和验证确保措施有效,及时处理偏差。


ISO 22000 的实施意义

保障消费者健康

实施 ISO 22000 这一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可依据危害程度对食品生产和分销全程的安全危害分类控制,预防、消除或降低潜在显著危害,确保食品符合消费者健康和安全要求。


促进食品国际贸易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食品企业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需求,也是我国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的大势所趋。对食品出口企业,获得 ISO 22000 认证,可减少产品市场准入审批和出口卫生注册时的重复检查,降低成本。如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国际贸易通行证和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食品行业必须紧跟国际潮流,采用先进体系,减少贸易障碍,推动贸易自由化。


提高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建立 ISO 22000 体系并推行认证,有助于贯彻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卫生安全意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依据危害程度采取控制措施,能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系统分析确定潜在危害及风险水平,可针对性防控,保障产品质量,维护企业信誉和竞争力。




苏州验厂宝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5月04日,专业辅导EcoVadis、CDP、SBTI等碳合规/ESG可持续评估项目;GRS、RCS等回收认证;BSCI、Sedex等社会责任验厂。12000+客户案例,足迹遍布中国、东南亚等10余国家。验厂宝,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电话:400-067-5486。